雖然冰壺在冰上運動,但它的冰面實際上并不像其他冰壺那樣光滑。接下來,讓液態滑冰場小編詳細解釋一下如何倒陸地冰壺。
液態滑冰場:陸地冰壺場地鑄造不是一次性成型,需要很多步驟。首先,第一層冰層對冰面硬度要求很高,制冰時只能用細塑料管一點一點均勻地澆。
初始冰層完成后,涂上油漆,使冰原變成乳白色。白漆上漆后,需要用紅、藍等顏料對賽道進行上漆。將上層冰面倒入純水,密封顏料。這一層應該平坦,沒有氣泡和雜質。
以上步驟完成后,冰面就完成了,看起來像短道、冰球等冰面。但每次冰壺比賽前,都要在冰面上噴灑純蒸餾水,使冰粒均勻,然后用掃冰機刮出所需的高度和形狀。
液態滑冰場:比賽中,制冰機還需要根據冰面情況,及時向冰面噴灑純蒸餾水,對冰道進行修復。
液態滑冰場:陸地冰壺和干冰壺的區別
冰壺運動越來越流行,很多人會把陸地冰壺和干冰壺混為一談。其實兩者是有區別的。接下來,讓我們詳細解釋一下。
1.從外表來看。
冰壺周長約91.44厘米,高度(從底部到頂部)為11.43厘米,重量(包括手柄和螺栓)為19.96公斤。
旱地冰壺又稱地面冰壺,外形與冰壺相似,在身體下方增加三個滑輪進行地面滑行。相比冰壺,冰壺球更輕,不需要花費巨資制冰,突破場地限制,可以更好的推廣。
2.區別于游戲規則。
在冰壺比賽中,每場比賽由兩隊進行,每隊由四名選手組成。這場比賽打了10局。兩隊每個球員有兩個冰壺球,即兩次投球機會。當雙方球員投完所有冰壺球后,場上冰壺球與營地中心的距離將決定勝負,每石一分,得分多的球隊獲勝。
在壺賽中,六個紅色和黃色不同顏色的壺球被放置在賽道的兩側。球員分為兩隊,每隊三名球員,每隊兩個底池球。從跑道的一端發球,用手將球向前推。如果球在另一端進入得分圈,將獲得一分。如果球被其他顏色打到圈外,就不會得分。
3.不同于站點設置。
地鍋軌道長9.7米,寬1.6米。賽道分為圓底、中線、起跑線、邊線和跨欄線。
冰壺賽道的橫截面為U型,用于滑冰的場地為冰道,長44.5米,寬4.32米。在冰道的一端畫一個半徑為1.83米的圓,作為球員的發球區,稱為本壘板。冰路的另一端還有一個圓圈,叫做營地。營地由四個同心圓組成,半徑分別為0.15米、0.61米、1.22米和1.83米。外圈被涂成紅色。